琅琊行
琅琊行。明代。薛瑄。 秦祖琅琊台,坡老超然台。两台千古两寂寞,但见参差云木山崔嵬。我行正值四海升平日,千里连城万家邑。烽堠花开火不惊,林园麦秀雉争集。茫茫一气天无私,山川民物皆欣熙。三事小臣效精白,九重圣主方无为。但愿此景垂过亿万载,天为城郭地为海。人间无处不春台,苏刻秦碑真戏乃。
[明代]:薛瑄
秦祖琅琊台,坡老超然台。两台千古两寂寞,但见参差云木山崔嵬。
我行正值四海升平日,千里连城万家邑。烽堠花开火不惊,林园麦秀雉争集。
茫茫一气天无私,山川民物皆欣熙。三事小臣效精白,九重圣主方无为。
但愿此景垂过亿万载,天为城郭地为海。人间无处不春台,苏刻秦碑真戏乃。
秦祖琅琊台,坡老超然台。兩台千古兩寂寞,但見參差雲木山崔嵬。
我行正值四海升平日,千裡連城萬家邑。烽堠花開火不驚,林園麥秀雉争集。
茫茫一氣天無私,山川民物皆欣熙。三事小臣效精白,九重聖主方無為。
但願此景垂過億萬載,天為城郭地為海。人間無處不春台,蘇刻秦碑真戲乃。
唐代·薛瑄的简介
薛瑄(1389年8月20日—1464年7月19日),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)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河东学派的创始人,世称“薛河东”。薛瑄继曹端之后,在北方开创了“河东之学”,门徒遍及山西、河南、关陇一带,蔚为大宗。其学传至明中期,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“关中之学”,其势“几与阳明中分其感”。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,称之为“明初理学之冠”,“开明代道学之基”。高攀龙认为,有明一代,学脉有二: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,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。。其著作集有《薛文清公全集》四十六卷。
...〔
► 薛瑄的诗(851篇) 〕
清代:
李燧
匹练横空日气清,菰蒲叶战风萧萧。一声雷送太湖雨,七十二峰云拥潮。
匹練橫空日氣清,菰蒲葉戰風蕭蕭。一聲雷送太湖雨,七十二峰雲擁潮。
明代:
韩上桂
有客形容黯如漆,裙短不覆才到膝。不知两眼为谁青,但取高歌留白日。
读书十载北山中,泉石泠泠常溯风。兴狂便掣青萍剑,气奋欲挂扶桑弓。
有客形容黯如漆,裙短不覆才到膝。不知兩眼為誰青,但取高歌留白日。
讀書十載北山中,泉石泠泠常溯風。興狂便掣青萍劍,氣奮欲挂扶桑弓。
:
易蘩
嚣境何如静境栖,长吟人坐小窗西。地偏时有閒车马,客至犹能具黍鸡。
四面松疏蟾送影,半沟水浅燕衔泥。谁知领取幽居趣,合计诗坛细品题。
嚣境何如靜境栖,長吟人坐小窗西。地偏時有閒車馬,客至猶能具黍雞。
四面松疏蟾送影,半溝水淺燕銜泥。誰知領取幽居趣,合計詩壇細品題。
宋代:
孙觌
豆熟连村雨叶黄,粳肥蘸水露华香。凉蝉已抱寒茎槁,冻蝶犹穿晚菊忙。
豆熟連村雨葉黃,粳肥蘸水露華香。涼蟬已抱寒莖槁,凍蝶猶穿晚菊忙。
:
宋一鸿
良夜迢迢低玉绳,望双星。罗衣偷卸若为情,细叮咛。
拗住银钩红烛背,悄无声。是何意态意怦怦。问卿卿。
良夜迢迢低玉繩,望雙星。羅衣偷卸若為情,細叮咛。
拗住銀鈎紅燭背,悄無聲。是何意态意怦怦。問卿卿。
唐代:
释圆
新缝纸被烘来暖,一觉安眠到五更。
闻得上方钟鼓动,又添一日在浮生。
新縫紙被烘來暖,一覺安眠到五更。
聞得上方鐘鼓動,又添一日在浮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