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
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。元代。蒲道源。 蔼蔼府中英,夫谁可屈指。窦君长安人,众论共推美。气和更敏才,志锐方壮齿。留胸无芥蒂,出语有纲纪。一朝过我辞,试问其所以。庙堂新立法,为吏互迁徙。简书迫程期,信宿不容止。门当道途旁,所幸还乡里。闻之心惘然,别绪纷莫理。一杯送归鞯,一言赠吾子。人生重名节,不义深可耻。青云路虽高,欲致由践履。去去宜勉旃,好音行洗耳。 
 
						[元代]:蒲道源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	 蔼蔼府中英,夫谁可屈指。窦君长安人,众论共推美。
气和更敏才,志锐方壮齿。留胸无芥蒂,出语有纲纪。
一朝过我辞,试问其所以。庙堂新立法,为吏互迁徙。
简书迫程期,信宿不容止。门当道途旁,所幸还乡里。
闻之心惘然,别绪纷莫理。一杯送归鞯,一言赠吾子。
人生重名节,不义深可耻。青云路虽高,欲致由践履。
去去宜勉旃,好音行洗耳。
  
							
							 藹藹府中英,夫誰可屈指。窦君長安人,衆論共推美。
氣和更敏才,志銳方壯齒。留胸無芥蒂,出語有綱紀。
一朝過我辭,試問其所以。廟堂新立法,為吏互遷徙。
簡書迫程期,信宿不容止。門當道途旁,所幸還鄉裡。
聞之心惘然,别緒紛莫理。一杯送歸鞯,一言贈吾子。
人生重名節,不義深可恥。青雲路雖高,欲緻由踐履。
去去宜勉旃,好音行洗耳。
 							 
						 
						
													
					 
					
				 
																
				
				
					
					唐代·蒲道源的简介
					
									 蒲道源(1260~1336),元代散曲家,诗人,字得之,号顺斋。世居眉州青神县(今属四川省),后徙居兴元南郑(今属陕西省)。初为郡学正,皇庆二年(一三一三)征为翰林编修,进应奉,迁国子博士,延祐七年(一三二〇)辞归。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,不赴。著有《闲居丛稿》。他所著的《闲居丛稿》,平实显易,有承平之风。 
 ...〔
				
► 蒲道源的诗(76篇)				〕 
				 
				
				
					
					
						明代:
						张穆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东溟千万里,诚许鸟中英。岂不能言累,徵从慧业生。
撩人低婍妮,饥啄谢凭淩。地僻无谈客,青窗感友声。
 
						  東溟千萬裡,誠許鳥中英。豈不能言累,徵從慧業生。
撩人低婍妮,饑啄謝憑淩。地僻無談客,青窗感友聲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潘光祖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留台掌后大司徒,六府修明五典敷。弘济艰难承运泰,坐筹部伍息庚呼。
姬公未是明农日,疏传先怀止足图。人望九章嗟信宿,驾还三径理荒芜。
 
						  留台掌後大司徒,六府修明五典敷。弘濟艱難承運泰,坐籌部伍息庚呼。
姬公未是明農日,疏傳先懷止足圖。人望九章嗟信宿,駕還三徑理荒蕪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耶律铸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淩波延伫澹相留,应托微波怨未休。閒偃露盘如欲语,骤倾风盖却回头。
歌珠串脱横塘雨,醉玉香凝罨画楼。好在水仙繁会处,烂张云锦待仙舟。
 
						  淩波延伫澹相留,應托微波怨未休。閒偃露盤如欲語,驟傾風蓋卻回頭。
歌珠串脫橫塘雨,醉玉香凝罨畫樓。好在水仙繁會處,爛張雲錦待仙舟。
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释慧空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说圆不觉拖泥水,立悟分明落二三。要得不移毫发许,宝云山里宝云庵。
  
						  說圓不覺拖泥水,立悟分明落二三。要得不移毫發許,寶雲山裡寶雲庵。
 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宋代:
						陈渊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谁家多竹门可款,临要阁前沙岸傍。谩道薰风能解愠,正应苍玉自生凉。
  
						  誰家多竹門可款,臨要閣前沙岸傍。謾道薰風能解愠,正應蒼玉自生涼。
  
					 
									 
				
					
					
						:
						楼钥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 漕台生处寝之床,丛桂还分一叶芳。
红药阶边怀老谢,桃花观里忆刘郎。
 
						  漕台生處寝之床,叢桂還分一葉芳。
紅藥階邊懷老謝,桃花觀裡憶劉郎。